梁林:研精覃思,实践先行

科研之路山高路远,征途漫漫,越是如此,越无惧风雨,勇毅向前。事不避勇者进,乱云飞渡须急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遇之观之,才思触之,方可明其身了其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聆听梁林老师课题申报背后的故事,学习如何在实践中找寻科研方向,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保持科研的初心。

梁林.jpg

选题背景

梁老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名称是《高碳排制造业碳韧性的监测预警与治理策略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高碳排制造业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问题。在介绍选题背景时,梁老师着重强调了实践和积累的重要性。近年来,企业内外部环境迅速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这对于实践界和理论界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和考验。梁老师认为,越是如此,科研工作者需要直面这种困难和挑战,结合所学来思考科研人员能够为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哪些贡献。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立足实地,做真正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并取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立足于这样的研究初心,梁老师关注到国家提出的“双碳政策”,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我国制造业的碳排量大概占整个社会总碳排量的 70% 以上。因此,像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整体性的转型或者减产退出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企业实际需求,梁老师确定了现在的研究问题——解决高碳排制造业的低碳式发展。梁老师强调,理论和实践一定要相联系,一定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理论和方法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申报历程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科研之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但坚韧的人总是能在迷雾中找准方向,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往往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梁老师认为不确定性并非总代表着坏事,正是因为有不确定性,才有了这个事情存在的必要。如果科研的一切都是确定的、已知的、可预测的,那就没有任何的必要去做研究了。梁老师认为,科学研究就是通过科学的工具有逻辑地去解决实践问题,未知和不确定性反而让科研过程更加的有趣和有意义。梁老师指出,转换看问题的角度,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未知和挑战,才能在科研路上更好地发力、更平稳地前行。

谈到科研与教学关系,梁老师用“教学相长”四个字来总结。梁老师认为教和学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冲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科学思维,需要老师们不断的思考和总结,而这样的思考与总结过程同时也反向促使老师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对于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梁老师认为重点还是在于个人对时间的管理和分配上,要明确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合理地分配时间,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心得体会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对于申报国家基金项目,梁老师最大的感悟就是合作的力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这个技术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时代,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单打独斗总是会面对重重困难,善于联合身边的人一起合作,才能够发挥更强大的力量。梁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们要学会解决老师带领和独立学习之间的平衡。梁老师建议大家把老师看作一根“学术上的拐棍”,既要学会用好这根拐棍,又要想办法尽早脱离这根拐棍。能在脱离拐棍之后走得更好、更扎实,才证明同学们真正学习到了如何去做研究,如何去做好的研究。其次,梁老师建议同学们在研一时就确定一个明确的规划。例如,研究生三年期间希望自己锻炼什么样的能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同学们都要有清晰的思考和规划。围绕这个长远的目标和方向,再计划各个阶段应该达成什么样的成果。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多跟老师沟通交流,老师会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科研这条路也许有疾风暴雨,也许有荆棘丛生,但只要脚踏实地,勇于挑战,就总能到达期望的彼岸。


                                                                                   采访:蔡皓然/撰稿:史茗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