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魏旭光:朴实而执着的科研坚持
采访组:此次您申报的项目名称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后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结构跃迁与升级路径研究”,您是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项目呢?
魏旭光老师:这方面的研究我一直都在做,从硕士到博士再到毕业后一直都在供应链治理领域探索,没有间断,一直坚持,前期的积累很重要,这也许是这次申报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加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我申请这样一个项目的原因。
采访组:您的题目开头是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其中“新工业革命”是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那您是在总理提出之后就开始感兴趣着手的吗?
魏旭光老师:是这样的,国家社科的申请每年都会有一个申报指南,指南中会有一些重点和热点方向供大家参考选择,“新工业革命”就是在今年的指南中出现的,我的选题也是结合了这样重点的研究方向。这就涉及到选题切入点的问题。我的题目从最初拟定到最终确定,修改了大概有20多次。之所以加入“新工业革命”这个关键词,是因为我意识到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的价值链变革有新的特征,也会带来新的变化,有必要探讨这一背景下后发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新要求。
采访组:您对科研的理解是什么呢?
魏旭光老师:我觉得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只不过需要更加专注和持续坚持。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静下心来思考,另一方面科研的积累也能给我的教学提供支撑。这种支撑并不是明确的知识点的支撑而是广泛的知识面的积累。
采访组:对您来说教学的乐趣大一点还是科研的乐趣大一点?是不是科研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
魏旭光老师:分不同的阶段吧。在刚入职的时候,对教学的热情比较高,现在急需丰富自己,希望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同样,科研也有他的两面性。因为研究过程确实挺辛苦的,比如前期文献阅读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代价,调研的过程也许不会那么顺利,不过当自己获得结果的时候,如完成一个论文并得以发表的时候,当申请书被批准的时候,会有成就感的。
采访组:您的课题研究从最初的构思到申报的成功,有没有总结这次成功的经验?
魏旭光老师:至于成功的经验谈不上,几点小的心得:第一是领域的坚持。一直在自己坚持的研究领域之内探索,没有脱离,有很好的延续性。第二是切入点的引入。能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契合,又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切入点的把握比较重要。第三是时间的投入。申请书的撰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投入和深入思考的,夜深人静的时候精力更容易集中,有了时间上的保障可以更好地梳理研究的逻辑、完善申请书的不足。
采访组:那您在课题申报的过程中有没有让您难解决的问题?
魏旭光老师:有的,比如申请书里要阐述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曾经一度让我纠结了很久。特别是针对研究内容中的第三部分,一直在考虑到底选用什么方法更适合,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加之对研究层面的确定,最终决定采用仿真方法。
采访组:有没有什么想对新人老师说的?
魏旭光老师:对于申请书的撰写,希望大家在自己的领域里坚持,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同时要在时间和精力上予以投入,梳理逻辑、环环相扣,先把自己说服,才能让别人认同。
采访:许世铎 刘丽静
撰稿:许世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