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知行燕赵|冀中数智乡旅先锋队实践第三站:走进白塔寺,探寻历史遗迹活化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禅塔巍然砥万山,松风遥乱水声潺。”——白塔寺作为我国北方仅存的两座辽代石塔之一所在地,拥有独特景观,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瑰宝。为深入探究乡村旅游业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冀中数智乡旅先锋队于2025年7月14日前往廊坊市永清县白塔寺开展调研。

白塔千年,巍然不倒——白塔寺独特景观

白塔寺作为我国北方仅存的两座辽代石塔之一所在地,拥有独特景观。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建筑群以“三进式布局”为核心框架,融合多类型宗教建筑,其规模性的规划设计体现了辽代高超的建筑技艺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塔身洁白、古朴庄重的白塔历经千年仍巍然屹立,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瑰宝。队员们认为这种独特性赋予白塔寺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是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因素。

image.png

古韵新风,传承赋能——白塔寺文化赋能

从文化赋能角度来看,白塔寺的成功在于将历史遗迹保护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保护性修缮,白塔寺保留了古塔、大殿等历史建筑,使古老寺院兼具建筑美学与文化价值。另一方面,白塔寺融入了永清县全域旅游布局,成为“一洞一塔一故道”文旅布局中的关键节点。队员们与当地居民交谈得知,白塔寺所在乡村会开展如“四季村晚”文化活动表演等,还会举办义剪义诊、文艺表演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队员们发现这种文化赋能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8e6bf0c71c80c234566187c6d7fe8566.jpg

cab041c807b154fc8aca45e561542b16.jpg

历史遗迹,助力乡旅——白塔寺运营模式

白塔寺的运营模式值得深入探讨。白塔寺秉持“保护为先”的原则,在留存辽代原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历史遗迹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平衡之道。队员们进一步调查发现其运营模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周边旅游资源协同发展。例如,与宋辽古战道等景点的联动,形成了区域内旅游资源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此外,白塔寺注重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如举办白塔寺文化节等,吸引了更多关注传统文化的游客群体,而非盲目追求商业化,始终坚守保护历史文化的初心。

总结

综上所述,白塔寺凭借其独特景观、文化赋能以及坚守初心的运营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此次实践让队员们认识到白塔寺证明了活化历史资源与乡村旅游结合的重要性:单点资源融入区域网络可激活乡村旅游文化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白塔寺历史遗迹保护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了新时代创新发展方案,开辟了多维视角。

图文:冀中数智乡旅先锋队

行编辑:刘亦菲

稿件审核:闫晓楠

责任编辑:丁   懿

分管审核:张秀军

审核发布:赵   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