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知行燕赵|“烽火赤城,抗战记忆”——丹忱致远队赴张家口赤城县方家梁村采访抗美援朝老兵
初见英雄:赤城村里的峥嵘岁月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8日上午,河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丹忱致远队的同学们,走进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郭瑞爷爷的家中,见到了这位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老兵。围坐之间,郭瑞爷爷缓缓开口,将那段藏在岁月里的烽火故事,娓娓道来。
奔赴战场:1951年的热血出征
“1951年,我就想着要为祖国出份力。”郭瑞爷爷回忆起参军的初心,眼神依旧坚定。彼时,他响应号召奔赴朝鲜,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祖国而战。
跨越鸭绿江的路途充满艰辛,但比起对家国的牵挂,这些困难都成了脚下的尘埃。抵达朝鲜后,眼前的战火与硝烟,让他更深刻地明白肩上的责任——必须守住这片土地,才能护好身后的祖国。
战场硝烟:从西线到东线的生死考验
在西线战场,敌军的进攻凶猛异常。郭瑞爷爷记得,当时他的战友紧握手榴弹,在枪林弹雨中一次次将敌人打退。随后,部队从西线下山,辗转转移到中线,再到东线,每一步都伴随着炮火与牺牲。
作为炮兵,他熟练操作山炮和榴弹炮,用火力支援战友。“我能活着回来,是幸运的。”郭瑞爷爷声音低沉,“好多步兵兄弟,都永远埋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英雄荣光:刺刀与军功章的故事
战场上,他曾手持苏联刺刀与敌人近身搏斗,在危急时刻救下战友,因此记功;还曾跟着班长方玉,在险境中带领全班成功脱险,让全班荣获集体功。
“那时候就想着,必须把美国打跑!”郭瑞爷爷语气铿锵,“不然他们下一步,就该进中国了。”一生五次立功,其中两次来自抗美援朝战场。“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喊叫。”这是郭瑞爷爷在战场上的信念,也是他为革命奉献的真实写照。也正是无数像他一样的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守护了家国安宁。
寄语青年:江山不易,当报效祖国
看着如今的和平盛世,郭瑞爷爷满心欣慰。面对在场的同学们,他郑重寄语:“江山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这朴实的话语,是一位老兵对青年的殷殷嘱托,更是那段峥嵘岁月镌刻在民族血脉里的精神密码。八十载春秋流转,硝烟早已化作天边云霞,但老兵们用青春熔铸的忠诚、用热血浇灌的信仰,始终如星斗般在历史长空闪耀。
执行编辑:刘亦菲
稿件审核:闫晓楠
责任编辑:丁 懿
分管审核:张秀军
审核发布:赵 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