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知行燕赵|颐养藁城调研队石家庄之行:探寻康养与文化交融的养老新篇
人口老龄化是国家未来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为完善区域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康养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助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带动房地产、医疗保健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拉动消费,并探索融合创新元素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产业向专业化、现代化转型,颐养藁城调研团于7月18日前往石家庄藁城区,深入探访其独特的康养小镇模式。
在石家庄藁城区的街头巷尾,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已攀升至19.53%,超过全国18.7%的平均水平。老龄化挑战清晰地摆在这座城市面前,而藁城区正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书写着充满温度的答案。
调研团队首先抵达寸草春晖养老院。这里仿佛是长者的“第二故乡”,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养老院的刻板印象。墙面漆料与地胶均选用全球顶级品牌,家具则由E0级环保板材打造,静谧守护着每一寸空间。脚下延展的防滑地胶、可按需调节的电动护理床,以及干湿分离设计的独立无障碍卫生间,无不将安全理念落到实处。占地3200平方米的阳光花园宛如一块巨大的绿宝石,长者们沐浴暖阳、闲适交谈,尽享如家院落般的惬意。医养结合在此得以实现:24小时驻守的医护团队如同隐形卫士,与三甲医院建立的绿色通道确保小病不必奔波,大病绝无耽搁。赵奶奶的糖尿病餐蕴含营养师的巧思,王爷爷的手工课上飘散着木屑的清香,节日里的欢歌笑语更洋溢着活力——从身体到精神,长者们都得到了妥帖的照护。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利鑫康养展览馆,感受科技与温情的交融。可升降的厨台如同贴心管家,化解了弯腰的难题;充气防摔马甲好似隐形保镖,为出行增添安全保障;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心率数据,如同健康的脉搏在低语……这里的每一件适老化产品,都凝聚着对长者需求的细腻洞察。220张医养床位串联起护理、康复、文娱的服务链条,将“养老”二字重新定义为“享受岁月”。
调研也揭示了数据背后的心声。体验过藁城康养服务的长者中,超七成对老年文娱活动评价甚高,温泉疗养与中医理疗也备受青睐;智慧康养设备虽获认可,但其操作门槛与隐私隐忧仍如细刺留存于心;而长者们最为期待的新增服务,则集中在智能家居改造、中医理疗和老年大学等方面——这反映出他们对生活便利、身体健康及精神丰盈的深切渴望。
那么,创新的火花如何在藁城形成燎原之势?当地正精心编织一张“文化浸润”的颐养网络:将宫灯制作的巧思、戏曲传唱的韵味融入长者日常生活;“15分钟康养圈”的构建让便利触手可及;“智慧设备+人工陪伴”的模式,有效弥合了科技与银发群体间的鸿沟。政策的支持、产业的创新、适老细节的温度以及精神关怀的暖意——藁城用实践有力证明,老龄化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场关于爱与智慧的修行。
数据来源:
《石家庄市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智慧康养小镇建设白皮书》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执行编辑:刘亦菲
稿件审核:闫晓楠
责任编辑:丁 懿
分管审核:张秀军
审核发布:赵 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