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我院喜获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通知,2023年我院李雨声博士、张婷博士和李元杰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向三位老师表示祝贺!



    李雨声,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风险管理与预测,在KBSASC等SCI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2023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称为“不平衡数据下基于多源域迁移学习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项目聚焦于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数据欠标注、不平衡问题,探索能够提升高违约风险企业可分性的特征选择方法,构建更好识别高违约风险企业决策边界的评估模型,缓解数据不平衡的影响;运用迁移学习技术,从多个数据充足的信用风险领域迁移知识到小微企业,从特征迁移和模型迁移两方面开展知识迁移,建立多源域迁移模型的集成策略和信用风险分级原则。本项目旨在突破信用风险评估中数据层面的瓶颈,帮助金融机构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小微企业风控体系,提高对信用风险的管控能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张婷,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灵活性资源管理决策理论、模型方法与策略。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23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参加由IEEE斯里兰卡分区在澳大利亚珀斯举办的国际会议“2019年第九届电力和能源系统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演讲。担任AE/ECM/Energy/RE等十余个国际著名期刊同行审稿人

2023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称为“新型电力系统共享储能协同递进优化配置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碳中和目标引导下,如何高效配置共享储能、提高其建设运行积极性,已成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储能运行效率低、投资建设不积极,导致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严重不足。根本原因是独立储能调度能力有限,现有储能配置仅考虑局部灵活性需求特征,尚未考虑源-网-荷灵活性需求与能力的交互传递特性,缺少有效的投运激励机制。因此本项目致力于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共享储能协同递进优化配置模型及激励机制。



    李元杰,博士。研究方向为投入产出技术、区域经济和资源环境经济。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JCP等英文SCI期刊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文章十余篇。

2023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称为“城市经济关联视角下京津冀数字经济的碳排放效应与对策研究”。项目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所面临的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和碳减排任务艰巨的双重背景,拟通过构建2012、2017和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间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定量分析京津冀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效应,动态模拟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对碳达峰的影响,探讨保障京津冀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和碳达峰目标实现所需的政策措施。项目的研究成果既可在学术方面深化理解数字经济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也可以在现实中为科学推动数字经济低碳发展和区域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管理工作采取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协同指导模式,按月度制定辅导计划,从立意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创新点等多个方面对申报人进行持续指导,有组织的科研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累积增长,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探索、重视创新,持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申报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争取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文字/图片:栾新凤 李雨声 张婷 李元杰

审核:马苓 赵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