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25年年会在津圆满落幕

图片0-0.jpg

2025年11月1-2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25年年会在天津成功召开。大会以“管理决策与智能化”为主题,探讨了智能技术加速融合创新背景下的决策理论、决策流程、决策效能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问题,构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体系,搭建了专家、学者和政商界人士的交流合作平台。

图片0-1.png

大会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主办,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大会邀请了清华大学陈松蹊教授、清华大学陈国青教授、中国科学院石勇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黄伟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梁樑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一处霍红处长、香港理工大学沈岐平教授、清华大学曲小波教授、天津大学何桢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刘炳胜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产业界知名人士及硕博研究生一千一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新范式。

一、开幕式

11月1日上午8时20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陈剑教授主持开幕式,逐一介绍与会领导及嘉宾,向远道而来的参会者致以诚挚欢迎。

图片1.jpg

首先,河北工业大学校长王利民教授致辞。王利民校长向与会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和经济管理学院的概况,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他表示,学校非常重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推动智能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他希望以此次年会为契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创新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图片2.jpg

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刘作仪研究员致辞。他强调,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智慧医疗等场景深度融合,智能化正重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式,并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视。他期待,中国学者能在智能化情境下的管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图片3.png

接下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高自友教授致辞。他首先向与会领导嘉宾与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承办方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致以诚挚的谢意。然后,高自友教授指出,本届年会以管理决策与智能化为主题,打造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实践应用的交互合作平台,期望在多学科交叉与方法论融合中促进知识创新与实践转化。

图片4.png

最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教授主持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学术期刊联盟成立仪式。

图片5.png

在联盟成立仪式过程中,《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管理学报》《中国管理科学》《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工程管理科技前沿》《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学报》共计12家期刊代表与千余名参会者共同见证期刊联盟的正式成立。

图片6.png

二、大会第一阶段报告

本阶段报告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陈宏民教授主持。

图片7.png

清华大陈国青教授作了题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理内涵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报告,指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理内涵、发展源流及其综合性、需求导向性和体制协同性等自主特色,并从学科、学术与话语三大体系刻画其结构框架与传播机制,探讨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未来方向。

图片8.png

中国科学院石勇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分析与数字经济》的报告。他从自身科研实践出发,探讨了最优化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起源、大数据分析的核心问题及其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分享了相关技术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展望了我国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的未来前景。

图片9.png

三、大会第二阶段报告

本阶段报告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黄丽华教授主持。

图片10.png

南方科技大黄伟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时代下企业经营业务系统及其关键特征研究:理论与实践初探》的报告。当前,生成式AI正推动管理信息系统(MIS)领域范式从“工具导向”向“智能协同导向”转型。黄伟教授以“PIS三要素模型”为框架,系统阐释了生成式AI如何通过重塑使用者认知、信息生成方式与系统功能边界,推动学科向“人-AI协同决策”发展。

图片11.png

合肥工业大学梁樑教授作了题为《管理科学:NSFC与NSF资助比较》的报告,比较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管理科学领域的资助实践,系统分析了两者在结构、方向和主题上的异同,旨在为我国“十五五”期间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遴选提供决策参考。

图片12.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一处霍红处长作了题为《“十四五”期间G01学科发展趋势与资助情况》的报告,对比分析了“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情况与项目资助情况,探讨了科学基金的改革重点与资助导向,为今后的前沿研究提供了方向。

图片13.png

、大会第三阶段报告

本阶段报告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胡祥培教授主持。

图片14.png

清华大学陈松蹊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到2100年人口预测》的报告,基于高、中、低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对我国2025-2100年人口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指出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对短期(2025-2050年)人口趋势的影响有限,但长期而言(2051-2100年),高总和生育率方案相对中总和生育率方案的影响结果显著改善,表明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对中长期人口趋势具有重要影响。

图片15.png

香港理工大学沈岐平教授作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业跨区域合作》的报告,阐述了系统研究大湾区建筑业跨区域合作模式、合作网络结构和合作主体行为交互的必要性和价值,构建了建筑业多主体跨区域合作机制,提出了跨区域合作绩效的提升策略。

图片16.png

清华大曲小波教授了题为《城市低空出行:载具、孪生及瓶颈管控》的报告,结合行业趋势与飞行汽车自研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场景牵引、数实孪生与智能管控,加速低空经济的安全高效落地,为未来的前瞻技术布局提供了系统化参考方案。

图片17.png

、大会第四阶段报告

本阶段报告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王红卫教授主持。

图片18.png

天津大学何桢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智能制造的质量管理与创新》的报告,提出AI在质量管理应用中的若干关键问题,梳理智能制造背景下质量管理亟需研究的新课题,分析质量和创新的关系,指出在智能制造背景下,质量与创新的融合与集成,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应用层面值得深入研究。

图片19.png

河北工业大学刘炳胜教授作了题为《区域平衡充分发展视角下新基建项目决策方法研究》的报告,聚焦区域平衡充分发展视角下的新基建项目决策问题,构建了“科学评估→群体协调→价值应用”递进的方法学框架,旨在系统性应对其固有的“三重复杂性”,为新基建项目的科学、公平决策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图片20.png

六、专题分论坛

11月1日下午,大会组织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青年学者交流会、学科与专业建设分论坛、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学术期刊联盟分论坛、青年学者分论坛(A)、青年学者分论坛(B)、复杂环境与智能决策发展分论坛、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论坛、新基建项目管理分论坛共8个平行分论坛。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青年学者交流会,由河北工业大学马苓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李江涛处长、管理科学一处章魏主任和流动项目李传耀主任受邀出席。李江涛处长率先介绍管理科学领域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的运行模式与实施进展,李传耀主任介绍了G01学科的定位方向、管理流程及发展态势。章魏主任主持互动交流环节,在场青年学者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策略、评审细节等问题深入交流。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分论坛,由复旦大学黄丽华教授担任主任,东北财经大学唐加福教授和安徽理工大学余玉刚教授担任副主任,并共同主持。论坛以“守正与创新:构建AI时代的管理学科新体系”为主题,聚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数字智能背景下的建设与发展路径。东北财经大学唐加福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范体军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赵钊副教授、安徽理工大学余玉刚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周文慧教授、山东大学张江华教授分别作报告,从不同视角深度剖析学科与专业建设在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三)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学术期刊联盟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陈宏民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建平教授共同主持。《管理科学》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刘鲁宁,《管理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熊熊,《管理学报》副主编詹文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李琳,《系统管理学报》编辑部主任罗俊,《中国管理科学》主编李建平,《Fronti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执行副主编王红卫,《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副主编张鹏翥,《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协调编辑冯绪,《工程管理科技前沿》编辑部主任杨皖苏,《管理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杜健和《系统工程学报》常务副主编赵瑞清分别对期刊特色、栏目设置、稿件处理流程、收录比、收稿情况等进行介绍,并以圆桌论坛形式开展了交流互动。

(四)青年学者分论坛(A),由华中科技大学王红卫教授担任主任,苏州大学冯博教授担任副主任,并与河北工业大学郭凌云副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八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高维时序数据建模、企业兼并策略、交通网络可靠性、数据科学等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五)青年学者分论坛(B),由合肥工业大学梁昌勇教授担任主任,河北工业大学姬璞博士和刘京明博士共同主持。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九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智能赋能与管理创新”主题,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消费市场、低空经济、应急管理、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的交叉应用与创新展开探讨。

(六)复杂环境与智能决策发展分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吴峰教授担任主任,河北工业大学吴晓丹教授担任副主任,河北工业大学程聪副教授和张婷副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戴伟辉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的吕欣教授、清华大学的岳小伟教授、北京大学的彭一杰教授、天津大学的赵瑞清教授和刘伟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冉教授、南京大学的陈彩华教授、天津科技大学的宋有涛教授等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分析与智能优化决策等领域,分享了AI驱动的系统优化、供应链智能决策、生命智能与脑科学实验等前沿成果

(七)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杨磊教授担任副主任,并与电子科技大学白春光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周文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刚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李进教授、中国民航大学许垒教授、东北大学王健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白春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冯立攀副教授,针对“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主题,聚焦于供应链战略决策与运营优化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八)新基建项目管理分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李玉龙教授担任主任,并与天津大学陈媛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优化、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数字与绿色转型协同、交通基建(新能源方向)和工程社会责任(ESG视角)等多个领域进行学术探讨与经验共享。

七、闭幕式

11月2日上午11时50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梁昌勇教授主持了大会闭幕式。高自友教授向本届年会的承办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颁发了纪念奖牌,以感谢其为会议成功举办所付出的辛勤努力。2026年年会承办单位负责人——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孙秀梅教授汇报了学院概况,期待大家2026年淄博再相聚。

图片4.png

本届年会汇聚了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顶尖学者,通过大会报告和八场专题论坛,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在管理决策中的创新应用,标志着学科发展从理论积淀迈向“智能赋能”新阶段。会议凝聚了“智能技术重塑决策体系”的共识,构建了涵盖学科内涵建设、方法论创新、产学协同与青年学者培养的系统化发展路径,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数智时代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内容来源丨数据科学与决策管理系

责任编辑丨赵冬妮
分管审核丨马   苓
审核发布丨赵   钊



TOP